工贸行业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空间事故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防止空间事故的发生,企业应该对空间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确定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工贸行业有限空间事故防范措施有哪些?例如,要确保工作人员有足够的安全培训和证书,并要求他们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
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工作程序和标准操作程序,并确保所有员工都熟悉和遵守这些程序。还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够及时报告和解决任何安全问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以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地应对突发事件。此外,企业还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安全设备和技术,以确保其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一、批准作业的阶段
(一)筹划方案。在进行任务之前,应对任务环境进行安全风险识别,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消除、控制危害因素的措施。制定任务方案,并经过本单位相关人员的审核和批准。
2.明确责任。根据有限空间作业方案,确定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并明确他们的安全职责。
(三)作业审批。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之前,必须对作业方案、人员、设备等进行审批,并进行签字确认。未经审批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进行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前准备
(一)进行安全交底。作业现场负责人需向所有执行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作业内容、潜在的安全风险、作业安全要求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并确保签署确认文件。
2.设备检查。需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人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装备、作业设备和工具进行齐全和安全性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应立即修复或更换。当有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环境的有限空间时,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防爆安全要求。
(三)限制作业区域和安全提醒。用围栏将作业区域封闭起来,并在进出口处醒目地设置安全提醒标志或告示牌。如果需要占用道路进行作业,应当设置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
(四)打开进出口。作业人员应站在有限空间的上风侧,打开进出口以进行自然通风。如果存在爆炸危险,打开之前应采取防爆措施。
(五)进行安全隔离。若存在可能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构成威胁的设备、设施、物料和能源时,应采取可靠的封闭、封堵和切断能源等隔离措施,并进行上锁、挂牌或指定专人看管。
第六条:清理和更换有限空间中的物料。如果盛装或残留的物料对作业有潜在危害时,必须在进行作业前对这些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更换。
(七)检测气体。在进行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的风侧,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对该有限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检测。垂直方向的检测应从上至下进行,至少要进行上、中、下三个位置的检测;水平方向的检测应从近处到远处进行,至少要进行进出口口附近和远端两个位置的检测。应根据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的气体种类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但至少要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氢和一氧化碳。当有限空间内的气体环境复杂,作业单位没有检测能力时,应委托具备相应检测能力的单位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只有当气体浓度检测合格时,才能进行作业。
(八)要进行强制通风。在进行通风时,需要输送干净的空气,严禁使用纯氧。对于单开口的有限空间,通风设备的出风口应该放置在作业区的底部,向上送风。对于多开口的有限空间,则应该采用同时进行送风和排风的通风方式,以确保有效通风。通风结束后,还需要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再次进行检测。只有检测结果合格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作业;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就需要继续进行强制通风,直到检测结果合格为止。
(九)人员防护。在检测结果合格后,作业人员在进入作业区域之前,还需要根据作业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设备,并予以佩戴。主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等。
三、实施作业阶段
(一)作业安全。在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是否符合要求后,作业现场负责人方可允许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并与监护人员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
(二)持续监测和通风。在有限空间的作业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实时监测作业区域。其中一种方式是监护人员在有限空间外使用泵吸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对作业区域进行监测和检测;另一种方式是作业人员自行佩戴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对作业面进行个人检测。此外,在作业过程中应该保持通风。
(三)作业监督。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监督人员应该在有限空间之外全程进行持续的监督,不能私自离开岗位。一方面,要跟踪和观察相关作业人员的作业过程,与他们保持信息沟通,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撤离警报,并协助作业人员安全离开;另一方面,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四)在异常情况下撤离狭小空间。在进行作业时,作业人员应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失效、气体检测报警器报警、监护人员或作业现场负责人下达撤离命令,以及其他可能危害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狭小空间,切勿犹豫不决。
四、作业完成阶段
完成有限空间作业后,作业人员必须将所有设备和工具移离该空间,并对人员和设备进行清点,确保空间内没有任何人员或设备残留,然后关闭进出口。在解除此次作业之前,需要取消隔离和封闭措施,并确保现场环境恢复正常后,安全撤离作业现场。
总之,空间事故的防范措施需要企业全面的评估和检查、制定详细的工作程序和标准操作程序、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以及不断更新和完善安全设备和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空间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限时免费获取
限时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