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将原来13个一级要素调整为8个一级要求,即目标责任、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持续改进。
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是国家《安全生产法》的明确要求,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必要途径,是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也是有效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武钢中冶成立以来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在检修作业标准化方面进行有效尝试,目前公司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业态广、人员众多、作业风险大,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对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事关公司生产经营发展,事关员工安全健康,需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以持续改进实现持续提升。
1、目标职责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目标,比如事故发生率,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当然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危险行业的出现事故的几率比较高,一般的加工企业出现事故几率比较小,所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可以设置为零伤亡。
2、制度化管理
企业应制定相应安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来编写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这样所有员工依据操作规程从事相关作业,并严格执行。
3、教育培训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全教育是保证员工安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求,公司需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资金多方面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包括视频教育、早上点名安全提醒、试卷考察等,让所用人员具备必须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能力。
4、现场管理
企业制定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制定设备维护保养方案,包括日维护,周维护、月维护和年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并且需落实维修进程、维修质量、维修人员和维修效果。
5、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应定期对厂区,车间工作区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哪些属于重大危险源,哪些需要立即整改,哪些长期整改。针对识别出来的危险源应告知相应的从业人员,及预防措施。
6、应急管理
企业应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当事故发生后,谁报告,谁启动救援,谁负责指挥救援,需要落实到位,根据生产实际状况,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相关的物质保障需要落实到位。
7、事故管理
企业应建立事故报告程序,明确报告的责任人、时限、内容等,发生事故后,企业按照事故调查的要求开展事故调查,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8、持续改进
企业需要根据安全标准化要求,自行进行检查,查缺补漏,逐步完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落实到部门、岗位,持续改进。
限时免费获取
限时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