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实践中,一个核心概念是充分理解和有效管理风险。此外,风险管理过程通常包括三个关键步骤: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和监控风险。
通过HAZOP/LOPA等风险评估方法,我们可以识别各种风险,并为每种风险配置相应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在化工企业的日常风险管理中,有效地维护和管理这些防范和控制措施非常重要,以确保识别的风险得到控制。
事实上,工贸企业防控措施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这不仅削弱了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而且严重影响了整个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防控措施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防控措施的实际作用不明确。
许多员工对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预防风险缺乏清晰的认识。例如,员工可能知道某个特定警报的存在,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设置这个警报。
2、防控措施信息不完整
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防控措施信息往往不统一,难以获取基本信息。例如,生产、设备和安全部门维护不同的防控措施清单,内容不同,仅供部门使用。
3、防控措施失效后果不明确。
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失败、消除或消除通常与实际风险无关。即使发现隐患,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也往往与风险评估结果无关。此外,工厂实时风险评估未能有效反映防控措施的隐患和缺失,损害了工厂对实时风险的感知能力,埋下了重大事故的隐患。
4、防控措施的管理责任不明确
责任分工不是通过明确的清单来管理的,而是在一个模糊的部门责任制中,有时甚至会导致一些措施长期无人值守或未经维护和检查。
如何加强风险防控措施的管理?
一、建立与风险事件直接相关的防控措施
企业应确保员工了解每项预防和控制措施背后的具体风险场景,以及如何帮助缓解或消除这些风险。这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实现,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理解日常工作中采取的安全措施的意义和目的。
二、统一防控措施基本信息平台
建议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以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可访问性。平台应覆盖各部门的预警、报警等防控措施信息,以确保这些信息在整个企业中是一致的。
三、建立企业标准防控措施隐患排查表。企业应当制定并实施一套标准化的防控措施隐患排查表。表格应当对项目进行具体检查,责任人应当明确。
四、将防控措施检查结果与工厂风险水平挂钩的企业,应将防控措施的状态实时纳入工厂各区域、各设备、各设备的风险水平计算。这样,防控措施的任何变化都将直接反映在风险评估中,这将有助于管理层更准确地了解当前的安全状况,从而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我们要明白双重预防机制的二道防线是什么。第一道是管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第二道是治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可以说,安全风险管控好了,就不会形成事故隐患,隐患一经发现,及时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要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限时免费获取
限时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