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6-7020
申请使用

常见问题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常见问题 粉尘安全管理-@工业企业 粉尘爆炸安全知识请牢记

粉尘安全管理-@工业企业 粉尘爆炸安全知识请牢记

2024-02-27

  2024年1月20日,江苏省常州市常州燊荣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8人轻伤。

  2022年1月27日,山东省济宁市佰世达木业公司发生粉尘燃爆事故,燃爆高温及冲击波造成在分选器下侧废料间进行清理作业的18人伤亡,其中1人死亡、4人重伤、13人轻伤。

  为吸取事故教训,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处置能力,汇编整理了粉尘爆炸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知识,供粉尘涉爆相关企业学习使用。


一、什么是粉尘爆炸?

  粉尘爆炸,指可燃粉尘在受限空间内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粉尘云,在点火源作用下,形成的粉尘空气混合物快速燃烧,并引起温度压力急骤升高的化学反应。

  粉尘爆炸极具危害性,爆炸产生的能量大、破坏性强;爆炸中伴随着不完全燃烧,燃烧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容易引起人员中毒;容易发生二次爆炸甚至是多次连续爆炸,造成较大人员伤亡。

二、哪些行业企业会发生粉尘爆炸?

  金属制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木制品/纸制品加工、纺织品加工、橡胶和塑料制品加工、冶金/有色/建材行业、煤粉制备等行业企业容易产生粉尘爆炸。

三、粉尘爆炸五要素

  1.可燃性粉尘:可与助燃气体发生氧化反应而燃烧的粉尘。可燃性粉尘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较低的点火温度,因此更容易被点燃。

  2.助燃性气体:一定的氧含量是粉尘燃烧的基础。常态状态下,空气中含有约21%的氧气,足以支持可燃性粉尘的燃烧。

  3.点火源:能使局部粉尘云的温度骤增发生燃烧的高温热源。点火源可以是明火(火花、火焰等)、高温物体(电阻丝、灯泡等)、静电放电(摩擦、接触等)、机械撞击(金属碰撞、锤击等)、化学反应(自燃、自爆等)等。

  4.粉尘云:悬浮在空中且达到爆炸下限的可燃性粉尘云。不同种类的可燃性粉尘有不同的最低和最高爆炸浓度,只有当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才能发生爆炸。

  5.密闭空间:粉尘云被限制在了相对密闭的空间。密闭空间可以是房间(如仓库、车间等)、容器(如罐子、箱子等)、管道(如风道、输送管等)等。

四、粉尘防爆安全管理

  (一)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

  辨识所存在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确定粉尘爆炸危险性以及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数量、位置、范围、作业人员数量等基本情况,评估粉尘爆炸风险等级,制定并落实管控措施,建立安全风险清单。

  (二)健全完善责任制度体系

  完善粉尘防爆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涉爆粉尘作业相关岗位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建立粉尘防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应包含防范粉尘爆炸的安全作业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三)加强教育培训

  开展粉尘防爆安全教育及培训,普及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和有关法规、标准,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粉尘爆炸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及设备设施检维修人员应进行专项粉尘防爆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试合格上岗。

  (四)加强安全警示和应急管理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出入口、生产区域及重点危险设备设施等部位,应设置显著的安全警示标识标志。编制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自查自改

  根据《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等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结合自身工艺、设备、粉尘爆炸特性、爆炸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制度等,制定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定期开展粉尘防爆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六)加强动火作业管理

  需要进行动火作业时,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批准并取得动火证;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作业场所的可燃性粉尘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动火作业区段内应与其他区段有效分开或隔断;动火作业后应全面检查设备内外部,确认无热熔焊渣遗留,防止粉尘阴燃;动火作业期间和作业完成后的冷却期间,不应有粉尘进入明火作业场所。

  (七)加强粉尘清理与控制

  企业对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制定包含清扫范围、清扫方式、清扫周期等内容的粉尘清理制度;所有可能沉积粉尘的区域及设备设施的所有部位应进行及时全面规范清扫;采用不产生扬尘的清扫方式,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宜采用负压吸尘方式清扫,按规定清扫收集的粉尘;生产、加工、储运、可燃性粉尘的工艺设备应有防止粉尘泄漏的措施,工艺设备的接头、检查口、挡板、泄爆口盖等均应封闭严密。

  (八)加强检修维修管理

  对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备设施或者除尘系统的检修维修作业,应当实行专项作业审批。作业前,应当制定专项方案;对存在粉尘沉积的除尘器、管道等设施设备进行动火作业前,应当清理干净内部积尘和作业区域的可燃性粉尘。作业时,生产设备应当处于停止运行状态,检修维修工具应当采用防止产生火花的防爆工具。作业后,应当妥善清理现场,作业点最高温度恢复到常温后方可重新开始生产。

  (九)加强个体防护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应按GB/T11651规定使用个体劳动防护用品,不应穿化纤类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在工艺流程中使用惰性气体或可能释放出有毒气体的场所,应配备可保证作业人员安全的呼吸保护装置。

五、粉尘涉爆十项重大事故隐患

  0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非框架结构的多层建(构)筑物内,或者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内设有员工宿舍、会议室、办公室、休息室等人员聚集场所的;

  02不同类别的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与可燃气体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或者不同建(构)筑物、不同防火分区共用一套除尘系统、除尘系统互联互通的;

  03干式除尘系统未采取泄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爆炸防控措施的;

  04铝镁等金属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除尘方式,或者其他可燃性粉尘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时,未采取火花探测消除等防范点燃源措施的;

  05除尘系统采用重力沉降室除尘,或者采用干式巷道式构筑物作为除尘风道的;

  06铝镁等金属粉尘、木质粉尘的干式除尘系统未设置锁气卸灰装置的;

  07除尘器、收尘仓等划分为20区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的;

  08粉碎、研磨、造粒等易产生机械点燃源的工艺设备前,未设置铁、石等杂物去除装置,或者木制品加工企业与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设置火花探测消除装置的;

  09遇湿自燃金属粉尘收集、堆放、储存场所未采取通风等防止氢气积聚措施,或者干式收集、堆放、储存场所未采取防水、防潮措施的;

  10未落实粉尘清理制度,造成作业现场积尘严重的。

  以上十项重大事故隐患,请粉尘涉爆相关企业认真对照自查自改,并按照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的要求,切实整改到位,及时消除重大隐患,坚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官方服务号
官方订阅号

企业专属定制安全生产管控方案

限时免费获取

  • *
  • *
  • *
立即获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