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线员工进行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是贯彻岗位安全责任制的重要方法。让基层员工自查工作岗位的安全隐患,可以更贴近实际作业情况,体现企业独特的工作特点。
安全生产作业现场隐患排查质量如何规范与提升?许多公司会通过岗位自查,行为安全观察等方式来发现现场的安全隐患。然而,一些一线员工长期从事同一工作,已经养成了固定的工作习惯,对操作方式非常熟悉。同时,受制于知识水平不高、安全意识较差、排查隐患缺乏积极性等因素,使得在岗位安全隐患排查方面存在质量不高的情况,“形式”比“实际效果”更受重视。
您认为,如何增强一线员工在排查岗位安全隐患时的效率和质量?应该如何规范和指导他们?
许多基层员工长期在现场工作,对现场情况了如指掌。一旦出现异常,他们通常是第一时间发现并经历。若能激发员工参与现场隐患排查,就能及早发现事故隐患并防患于未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基层员工的隐患排查能力和质量呢?
第一点,赋予他人渔网——强化隐患排查。EHS人员需将隐患的定义、隐患的发现以及风险的逻辑联系与基层员工明确沟通,以提升基层员工的隐患识别能力。建议企业每年在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估工作时,应让基层员工参与培训和实践阶段,尤其是那些有丰富一线经验的班组长。与员工一同辨识、评估和制订控制措施,最后将生产现场的危害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表进行培训、现场张贴公示,使员工充分了解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和隐患,从而在隐患排查过程中更有依据和指引。
第二步,确定目标指标——奠定隐患排查的基础。在我的公司,每年初制定EHS目标指标时,会设定填写安全报告卡作为其中的一个项目。将隐患排查作为填写安全报告卡的形式固化在每年的安全工作中,根据各部门的人员数量和风险程度,将填写有效安全报告卡的数量目标分解至各部门,各部门统计员工提交的有效安全报告数量。安全报告卡的格式应简单清晰,包含隐患地点、隐患描述、整改建议、填报人信息等内容。安全报告卡应按足量发放,员工能够方便获取并填写。
第三点是安全文化活动——促进隐患排查。将隐患排查(提交安全报告卡)作为一项公司安全文化活动,鼓励所有员工踊跃参与。在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时,示范隐患排查的具体操作和安全报告卡的填写流程,宣传并激励他们积极提交。除了安全报告卡,我们公司每年举办安全周活动,包括开展“大家来找茬”游戏。展示一些典型的生产现场隐患,让员工发现并解决,答对后即可获得小奖品。将隐患排查融入这些安全文化活动中,使员工体验到隐患排查的乐趣。
第四点是关于建立榜样的力量——安全标兵。在我所在的公司,每年会评选安全标兵。评选的依据主要是根据员工年度有效的安全报告卡提交数量,部门内提交数量最多的员工将被评为安全标兵。有些员工一年会排查出100多个安全隐患。每年的安全周活动中,公司领导会给予安全标兵奖状和现金奖励。将安全隐患排查数量与安全标兵评选挂钩,通过实际的现金奖励和安全标兵仪式的荣耀感,来树立员工们推动安全排查的楷模,鼓励更多员工积极参与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第五条,尽职尽责的人做自己专业的事——建立专业隐患排查团队。隐患排查牵涉广泛,包括电气安全、消防安全、机械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劳动防护等多个方面,每个领域都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在日常进行隐患排查时,应该邀请各领域的专业人员参与,比如电工、维修工、特种设备操作员、工艺工程师等,这样可以集思广益来排查各个专业领域的隐患,避免因为个人专业知识的不足而导致遗漏。
第六点是坚持到底——跟踪和闭环隐患排查。不管以何种方式激励一线员工进行隐患排查,都要认真对待每位员工发现的隐患,将其记录在公司的隐患整改系统中,积极跟进、整改并及时提供反馈,形成闭环。对那些发现重要隐患并提出有效控制措施的员工,应给予奖励或表扬,并进行公示。这样,员工会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受到重视,形成正向反馈,从而更积极地参与排查更多、更高质量的隐患。
限时免费获取
限时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