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不知道如何获取企业安全法律法规,在日常经营生产中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识别和使用制度,确定责任部门,建立获取渠道,定期进行合规评价,确保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各环节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认真分析确认生产经营活动要求。
企业职能部门应经常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部门保持联系,通过出版机构、书店、报纸、杂志、互联网、各级政府公报等方式积极获得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确保企业能够及时获得最新和有效的生产活动版本。负责识别和取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部门应当及时整理、登记和记录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和实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删除或者不适用的法律法规。
企业应认真学习、理解和掌握新法律法规,制定学习、宣传和实施法律法规,提出法律法规和要求,及时修订相关管理制度,大力倡导新兴产业发展,及时把握国家最新趋势,采用新技术、新技术、新设备,消除落后设备和落后技术,限制生产能力;在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中,应选择新技术、新标准,防止盲目投资。
1、企业要建立符合本单位的法律法规清单,重点查看法律法规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包括即将实施的,也要提前列出);
2、由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和更新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目录清单(台账)和文本库(含电子版);
3、公示法规目录和文档查询途径及方法,以便检索、查阅;
4、法律法规清单内容:
企业法律法规目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
有关安全生产的地方性法规(地方的安全生产条例);
有关安全生产的部门规章(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
有关安全生产的地方政府规章;
有关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上级主管单位的有关规定,以及行业共同遵守的惯例,还有客户或供应方的要求,甚至要满足周边社会性需要等。
企业应当定期组织适用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及时发现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违法或者潜在违法行为,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限时免费获取
限时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