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将工业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安全生产领域,改变了政府监管服务和企业安全管控的方式,促使报送从静态变为实时感知,从事后应急变为事前预防,从单点防控变为全局联控。通过构建安全管理与企业创新发展相互促进的新模式,推动企业安全水平提升与创新发展同步进行。
《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是由工信部和应急管理部于2020年10月联合印发的。该计划明确指出,在钢铁和有色等关键行业中培育解决方案,以加速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提高关键行业安全监管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预防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因此,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对冶金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冶金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仍然面临突出的问题。
冶金行业是一种典型的流程行业,具有工艺流程冗长、工艺关联性高、能源介质多样以及连续作业等特点。生产过程中既存在由冶金工艺产生的高热能、高势能危险,又有中毒、机械及高处坠落等伤害。尤其在钢铁、铝等金属冶炼、铸造、转运等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熔融金属喷溅爆炸、煤气中毒等事故,其危害程度极为严重。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冶金行业发生了22起生产安全事故,导致49人死亡,25人受伤。冶金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仍然突出。2022年是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为了强化工贸行业的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应急管理部党委于2022年5月启动了工贸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百日清零行动”,针对“钢8条”、“铝7条”和“粉尘6条”等重点整治事项,进行检查和督查。
2022年12月27日,紧急管理部发布通知,展开工贸企业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和督导检查,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其中冶金行业重大隐患是重点监管对象之一。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深化安全生产根本攻坚工作,其中,工贸行业的攻坚重点包括冶金企业高温熔融金属、煤气工艺环节。可见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而复杂,亟需高效的监管和治理。
只有将工业互联网与冶金行业安全生产深度融合,方能建立新型能力体系,包括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和系统评估等,从而实现冶金行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安全的发展模式,以及高效的政府监管模式。
冶金行业正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首先,我们要将重点放在突破瓶颈和协调推进方面。我们要解决重点产业集群和重要的冶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同时推动试点示范和重要项目的建设。我们要积极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工业互联网,全面推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措施,加快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要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并承担社会责任。突出企业在安全生产中的主要作用,坚持以人民和生命为核心的理念,履行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加快传统工业的转型和升级进程,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和冶金行业的融合创新,不断提高本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共同获得。
第三,要坚持政策引导和加强行业监管。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方面的指导作用,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加大对平台建设和行业数据集中的政策支持力度。切实转变政府的职能,加强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的约束和监督执法,并建立与行政许可证挂钩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支持力度,为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共赢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为了促进冶金行业在工业互联网和安全生产方面的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冶金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
2.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鼓励冶金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设备和工艺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冶金企业的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对重要信息和数据的保护,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4.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加强冶金行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合作开展互联网与安全生产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冶金行业在工业互联网和安全生产领域实现创新发展。
5.加强人才培养与管理。加大对冶金行业相关人才的培养投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和管理体系,为冶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和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通过实施以上建议,可以推动冶金行业在工业互联网和安全生产方面实现融通发展,提升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中国冶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和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平台方面,存在着关键技术的不足,例如涉及制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产品设计和控制系统等。在应用方面,我们还需要拓展“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应用场景。
针对《行动计划》中提出的工业互联网与安全生产的融合应用和构建支撑体系的具体要求,为推进冶金行业技术研究和举措落实,促进冶金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的未来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攻克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技术瓶颈主要表现在工业大数据分析、工业机理建模和工业App等方面。为了推动冶金行业的高端发展,我们需要在这些方面加强技术突破,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挖掘数据潜力。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大力度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理模型和工业软件。
构建一个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生产新能力
第一项措施是提升快速感知能力。我们可以利用5G技术提供的高精度定位和高清视频监控功能,结合三维动态的厂区建模和工业无线网络技术,以及智能设备、智能传感器和GIS组件的广泛应用。从冶金工艺的重点工序入手,实时监测关键生产安全数据、设备运行状态、仓储物流、人员行为和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是要建立实时监测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由“间断性检查”向“连续实时监测”转变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限时免费获取
限时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