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6-7020
申请使用

常见问题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常见问题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七大步骤,你知道几步?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七大步骤,你知道几步?

2023-11-08

  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五项要求,其中第四项:要坚决遏制重大事故频发,采取风险分级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进,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双重预防机制是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以风险为核心,坚持提前预防,从风险识别入手,以风险控制为手段,在隐患形成前控制风险,通过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风险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失和漏洞,在事故发生前消除隐患。

双.jpg

01准备工作

  (1)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全面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机构,制定有关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计划。

  (2)企业应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项培训,包括风险管理理论、风险识别评估方法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要求,使全体员工掌握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相关知识。

02危险源辨识

  公司主要从设备设施(能量载体)、地点环境(危险物质)、作业活动(高空作业带来的势能等。),全面识别危险源,分析危险源可能导致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途径和后果,建立危险源识别清单。

03安全性风险评估

  企业普遍采用风险矩阵法或操作条件风险评估法进行安全风险等级评估。(这两种方法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介绍过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复习一下。)

04安全性风险分级控制

  (1)源头控制。包含更换或减少危险物质的数量,改进维修方法,修复保护装置等。

  (2)源头与员工之间的控制。包含加强对员工的监督,更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三是在员工办公室进行控制。包含提供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安全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等。

05风险分级控制清单

  (1)企业在完成危险源识别、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控制措施后,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安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应包括危险源的位置、危险源的名称、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途径、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安全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控制责任主体等。

  (2)企业应设置重大风险公告栏,标明主要安全风险、事故类别、风险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可能引发的信息报告方式等。在安全风险较高的地区显眼。

0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1)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事故隐患自查、自我改变、自我报告的管理机制,对事故隐患的排查、记录、治理、通报、资金保障等各个环节作出具体规定,规范隐患排查治理闭环运行。

  (2)结合本单位制定的安全风险分级控制措施,编制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明确排查内容、排查周期、责任部门和人员,作为企业各级、各岗位事故隐患排查依据。

  根据事故隐患排查清单,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并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

  (4)及时开展事故隐患治理,立即或短时间采取措施整改一般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应按相关要求处理,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间限制和计划应“五到位”。

  (5)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处理台账,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排查处理情况。事故隐患处理台账包括调查时间、事故隐患内容、整体措施和整改结果。

  (6)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07实施双重预防机制  

  从企业存在的危险来源出发,通过危险来源识别和安全风险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有效控制危险来源,将安全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创建双重预防机制后,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和事故隐患排查控制相关制度,切实落实双重预防机制。


标签: 双重预防机制
官方服务号
官方订阅号

企业专属定制安全生产管控方案

限时免费获取

  • *
  • *
  • *
立即获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