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生产班组是公司中最小、最基层的管理单位,但它是最不稳定的安全单位。团队活动中发生了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生产班组安全管理不容忽视,应列为公司内部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在投入运营前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因此,企业将尽最大努力在硬件方面满足《安全生产法》的要求,但不同的企业在软件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水平方面。
正是安全管理水平决定了企业团队安全生产管理的绩效。因此,为了管理生产团队的安全,除了加强硬件管理、安全规则建立和日常监督检查外,还应从“意识形态意识”和“技能提升”两个方面关注“八点”,并不断落实到位:
第一,经常与团队安全交谈
为了在团队安全管理中取得成效,我们必须注意与团队成员的心与心的交流。最好的办法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与团队成员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认真倾听团队成员对安全的认知、想法和意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疏通,避免团队成员因缺乏正确的解释和指导而出现内在安全的认知、想法和意见错误。错误的认知、想法和间接行为必然导致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行为必然导致错误的结果。同时,帮助团队成员正确理解和执行公司的安全管理规则。
通过适当的安全谈心交流方式,让团队成员了解:
—从团队成员到他的家庭,从团队成员到他的父母,从团队成员到他的父母,从团队成员的健康和安全到经济利益,遵守规则和纪律对成员本身的好处
—违反规章制度会对成员造成什么伤害,伤害的严重程度和他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以避免团队成员错误地认为所有伤害后果都由公司承担,他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二,经常激励肯定团队安全
团队成员思维简单,不会想太多,也不需要想太多。因此,在团队实施安全的过程中,不要采取太复杂的方法,因为团队成员没有时间,也不想理解这些复杂的方法。越简单、越直接、越有效、越容易实施。
因此,为了在团队中实施安全工作,我们不妨建立一个简单明了的激励机制,让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能真正看到“做好安全工作,特别是物质工作”,消除他们认为“做好安全工作是为了公司的利益,一切都是为了管理者的绩效”的想法;其次,定期的团队安全激励结果必须在团队内部公开,以便团队成员每天都能看到“他们从做好安全工作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好处”,从而鼓励团队成员积极走上安全规则的轨道。
第三,经常在团队中树立安全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榜样的力量是最有影响力的,因为榜样就在团队成员身边,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其次,在团队中树立安全榜样更容易与团队成员产生相同的频率,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会找到与自己频率相同的人。
因此,在团队中开展安全工作时,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安全模范”,让安全模范的力量影响更多团队成员站在安全规范的团队中。
第四、是经常组织班组相互检查安全问题
经理千检万督促,不如团队成员自己检查。
管理者千嘱托万提醒,不如团队成员自己有意识。
公司千要求万宣传安全,不如团队成员自己要求。
为了提高团队的安全管理绩效,最好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团队成员学会识别工作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在团队中开展相互观察和检查的安全活动。
通过观察他人的工作活动,比较自己的日常工作行为,找出他人工作活动中不安全的做法和做得更好的地方,对不安全的做法说出控制方法或建议,制作标志,挂在工作场所,督促大家自觉实施和遵守。
第五、是提高班组安全操作技能的常识
不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因此,为了在团队的安全工作中取得成效,我们必须注意提高团队的安全技能。除了组织培训和学习、制定规则和标准、引人注目地识别不安全因素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团队内部安全操作技能竞赛,相互观察和比较操作,让团队成员说出他人操作的具体优势、优势和环节,以及可以避免哪些伤害,从而提高团队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保护意识。
第六,经常在团队内部醒目标注不安全因素
组织团队工作活动形成步骤或流程,组织团队成员讨论和识别每个步骤中的不安全因素,然后进一步讨论形成共识,制作醒目的标志并悬挂在团队现场,以提醒团队成员时刻保持安全警惕。
第七、经常在团队内部组织发现错误的活动
发现错误是推进工作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非常适合在团队内部进行推广。
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发现错误的活动,从4M1E五个方面进行,使团队成员能够识别和确认每一步的错误行为或状态,从而提高团队成员识别不安全因素的能力和团队成员的安全意识。
第八、经常宣传和督促团队安全防护的作用
众所周知,安全劳动防护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关。
为了在团队中实施安全工作,我们必须注意团队的安全和劳动保护。我们不仅要分发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还要注意团队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环节,督促团队成员正确佩戴标准,消除佩戴环节中的“敷衍应对”和“侥幸”心理认知。
分发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只是第一步,正确、规范地佩戴团队是关键步骤。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经常在团队中宣传和督促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的作用,宣传因不正确、不规范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而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
限时免费获取
限时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