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很难保证生产安全。那么,如何解决呢?小编认为,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应从五个方面入手: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全面实施企业一体化管理,确保重点控制到位,切实关注底层管理,密切关注失信上市调查,从而真正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1、从安全培训教育入手
多年来,各级对企业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当高,培训和教育工作也得到了落实。然而,在实际效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领导的培训率不太高。一些企业主报到后离开,并找人参加考试。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把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分开培训,这可能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这种效果可能更好。我们不妨试试。此外,在企业三级教育中,时间和内容都无法保证,教育的实际效果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从三级教育大纲中进行安排
2、切入全面整合管理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到今天,单一管理仍然是不可能的。要从企业管理的共性出发,认真整合现有的系统化管理资源,以标准化管理为基本平台,逐步创新整合“安全、环保、健康、质量”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有效解决企业多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由于安全生产管理离不开环境保护、职业健康、设备质量等方面的支持管理,所有这些都形成了四个重要的管理支柱,这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个支柱管理失败,就会出现管理不协调、不受力的问题
3、切入关键重点控制
在日常安全管理中,企业应重点落实“两个重点一个重点”自动控制管理和高风险区域评估分级控制两大责任。这就要求对18种高风险技术、74种危险化学品和构成4级重大危险源的场所或部位进行责任分解和控制,特别注重硝酸铵、硝化棉、氰化钠等高风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运营、运输和废弃物处置全过程的责任控制。化工园区、重大风险功能区、危险化学品罐区等高风险区域应实行责任分解和控制,以便有效实施清单管理。
4、切入基层管理工作
企业主体责任的另一个切入点是基层管理。因为生产安全的所有活动都要靠团队一线来实现,没有扎实可靠的团队管理,就无法实现安全生产。历史上大部分事故都发生在生产一线,因为生产团队缺乏一线管理,管理不到位,无法控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各企业的“人财”决策要考虑下沉,现场协调检查考核要考虑下沉,日常跟踪指导要落实下沉服务,重点加强车间团队二级教育、岗位操作控制、现场有序管理、
5、追究失信的切入点
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时,还应考虑对不诚实上市的调查。主要建立不良记录企业的“黑名单”,实行“上市监督”制度,对重大事故隐患企业实行“责任调查”制度。同时,对事故单位或高危企业实行“安全通知”警示,对不诚实或不诚实的企业实行安全奖惩制度,积极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有效达到降低风险、消除隐患的责任目的。
限时免费获取
限时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