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是价值观、信念、理想、最高目标、传统、氛围和行为准则的安全复合体,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安全文化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安全物质文化,是指安全设施、设备所体现的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二是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和规定等。三是安全精神文化,是安全文化最高层次、最具活力的核心部分。安全文化的主要内涵是安全管理干部的意识、观念、道德、目标、精神面貌等。属于安全意识形态的范畴。在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中,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第一”的指导思想,贯穿“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理念,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
一些企业在实践中单方面追求经济利益,放松对安全生产的监管。此外,安全生产投资不足,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培训工作和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甚至出现违规指挥、违规操作等不良现象,导致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正确认识安全文化的价值,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将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渗透到企业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中,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发现员工中蕴含着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超前意识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有先进的安全意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付诸实践,防患于未然,在萌芽状态下消灭事故。
长远意识
做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长期保持警钟和毅力。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问题,制定长期安全管理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全局意识
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企业和员工的切身利益。从整体利益出发,要处理和协调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的关系,本着个人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创新意识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我们必须大胆改革和创新现有的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全面健康发展。
人本意识
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做好安全生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让员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制定,制定和实施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效率意识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源头入手,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投入,避免短期行为,随意减少安全生产投入,降低安全成本,预防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健全安全生产组织管理
本质上,安全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竞争文化、组织文化。安全文化对安全生产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信仰、价值观,会干扰环境和资源对组织的影响。因此,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在于完善组织,加强组织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依靠人,尊重人,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投身于企业安全生产活动。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效率,做好以下工作:①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分工和责任,实行分区、分段、定点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证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②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按照“谁负责,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的安全防范责任;③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将安全生产与员工绩效评估、晋升(等级)联系起来,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④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功能,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特别是消除组织不完善、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当、措施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和责任事故。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重视制度“硬管理”与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建立长期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第一,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完善相关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责任制度》等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设备与设施管理系统,预防检查系统,紧急情况处理程序,值班后勤系统等。,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和规范化,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和落实安全管理职责。另外一个方面是文化“软管理”。大家都知道,企业必须依靠严格的规章制度来有效地控制和调整。但是,不管管理制度有多严格,都不可能包罗万象。强制性的制度管理往往使员工在形式上服从,不能赢得员工的心。它也是许多安全系统流于形式,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文化“软管理”,员工可以根据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自觉调整和规范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促进员工认同企业使命、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实施预防性安全生产管理
当前,安全文化不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投资。能促进企业优化和整合管理资源,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安全管理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预防性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发展的需要。只有做好预防工作,防止微不足道,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预防各种安全问题,而不是等到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损失后再做事后分析和善后处理。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保预防性安全管理的持续有效开展,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始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战略管理的角度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规划,确立安全目标,制定安全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二是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警惕性,密切关注各种安全动态,采取预防措施,预测和评估可能发生的危险,确定危险水平,进行分级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问题,提高安全问题的安全性和安全性。
限时免费获取
限时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