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控制:指根据不同层次的风险、所需的控制资源、控制能力、复杂的控制措施和难度,确定不同层次的风险控制方法。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控制水平越高。
隐患排查治理: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规定,或者生产经营活动中因其他因素可能导致事故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和隐患排查治理应做好以下几点:
(1)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训,各级人员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事故预防、职业危害控制和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安全风险分析识别能力。
(2)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风险评估和检查只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只有及时纠正和处理发现的安全风险,才能实现确保安全的生产目标。作为一个需要长期运行的系统,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和隐患调查管理不仅需要领导高度重视,而且要层层落实各种风险的主要责任,使目标明确,任务明确,对人负责,谁负责,谁负责。并制定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评估方法。
(3)识别操作风险。根据企业的实际设备、设施和操作活动,对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和识别,对风险点进行评估和分类。
(4)风险分级控制。通过评估和分级操作中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风险越大,控制水平越高;下级必须负责上级控制的风险,并逐步实施具体的控制措施。
(5)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企业进行规划和日常隐患排查,实时跟踪和反馈风险点控制措施,确保措施到位;应及时反馈控制措施失效和隐患风险点,相关责任人应迅速整改,确保隐患治理到位。
(6)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信息化管理。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和隐患调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基层员工进一步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增加企业安全管理的深度,解决管理者与基层之间的时间和区域界限,消除信息传输、滞后和被动缺陷,实现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信息的互动,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限时免费获取
限时免费获取